关注公众号 kanshu579 或者搜索公众号 靓甲佳人,让你率先了解生活中的各种科普常识。

大数据能可怕到什么程度?

知识问答 admin 14℃ 0评论

关于问题大数据能可怕到什么程度?一共有4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北方无风江南无雨】的最佳回答:

大数据,小数据,监控,人脸识别……啧啧,欲仙欲死啊哈哈……尤其是像我这样的犯罪分子!

18年年底,我做散装白酒生意。给一家店送货的时候跟老板尝尝酒,结果尝得有点多,喝完酒睡了十个小时,晚上十点半开车回家,在离家三百米被查了个醉驾。

然后就是开始走流程,驾照当然被收走了。我耍了个小聪明,第三天跑到车管所补办了一个驾照,我知道信息还没上传,没那么快。

结果第四天办我案子的交警就给我打电话,问你是不是又办了个驾照,我还装傻,说没有没有。警察说你别废话,赶紧给我送来。

没办法,又跑一趟交警队给人家送去,去了以后警察说你坐下,我给你讲讲,我是为你好。

然后警察叔叔就开讲了,他说像我们这样的已经录入系统的,不管是你的人还是你的车都是重点监控对象。比如在我名下的车,只要一上路经过监控,交警队的中央监控系统立马开始人脸识别,如果是本人开的车,那不用说,监控系统直接报警,下一个路口就有人等着你,而且是专门等你的,别人闯红灯人家都不屑的看。

如果是你开别人名下的车呢?警察说了,那时候隔几个路口就是高清摄像头,而且还在不停地加装,迟早全是高清。那种高清摄像头就算你戴上口罩戴上帽子,摄像头只要拍到你的眉毛,侧脸,甚至是脑门,都能准确分辨出来,然后监控室报警,下一个路口你就等着被拿下!

这听的我是浑身冒冷汗啊!

警察还说了,像你这样的醉驾属于情节轻微,大概率判缓刑,但是如果你再被抓个无证驾驶,那看守所你是非进不可了!

这下我是彻底死心了。

这还是前三年,现在就更了不得了。前几天看网上新闻,大数据扫黄那才叫厉害!

你经常看那种网页,大数据知道,先把你锁定。然后你经常溜达到那种地方,大数据也知道,开始重点监控你,你在晚上十二点一两点给人手机转账,而且是298,398,598,这样的吉利数字,呵呵,等警察忙完了,半年以后再去抓你都不着急!

各种平台那就更不用说了,包括头条君!

大数据时代,给我们带来各种方便,同时也有着无尽的烦恼!

【2】、来自网友【纳人纳事】的最佳回答:

我们老家有一个人,五年前犯事儿了,在老家捅了人跑掉了,捉了几年都没有音讯。可以肯定那个人是隐姓埋名,换了身份躲在某个地方。

今年3月份,听说这个人抓住了。不是因为他用身份证或者银行卡之类的暴露了身份,只是因为他坐地铁,刷了一次卡。就被人根据他的行动轨迹找出来了。

具体如何抓住的外人就不清楚了,这也就恰恰说明大数据的可怕,你的一举一动都会有痕迹留下,如果做了坏事想桃之夭夭那是不可能的。

还有一件事,我老公的一个朋友。在广西打工的时候,砍伤一个人,他就逃到了东莞。也是不敢用自己的身份证,办的假证。平时需要用身份证的地方都不去,交通工具也不乘坐。找了个小厂子打工。平时就骑摩托车出行。

没想到一次外出的时候,他撞了个人,交警过来一盘查,暴露了,原来是个在逃人员。马上通知广西的民警过来,把人又带回广西了。

所以,现在的大数据真的是很厉害的,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千万别做违背公众良俗的事情。

【3】、来自网友【英语结构学习法】的最佳回答:

如果说我在京东搜了“耳机”,转脸刷今日头条,今日头条就不断给我推送淘宝的耳机广告;或者我在淘宝上搜了“牛排”,然后在腾讯新闻里时不时跳出京东,苏宁的牛排广告,这些还不算可怕的话,我遇到过的非常可怕的例子:我和朋友在电话里闲聊,提到了辅导班,我说学而思,新东方这样的大牌子上市公司还是比较靠谱的,但是线上品牌就比较差强人意了。聊天后没多久就能收到推送的学而思广告还有网课品牌跑路的新闻了。更不可思议的是,有一次我跟我儿子说买自行车别非得买崔克,闪电的,你还得长个子,用不了三年又得换车架,我儿子说那你觉得啥牌子合适?我心里想的是捷安特就很好啊,但是我没说出来,怕我儿子觉得我太大家长作风,就说那咱俩一起搜搜看。刚打开某网站,头一页居然全是捷安特的广告,要知道我只是心里想了想啊。以前我会认为大数据会窃听电话交谈内容,但是捷安特的事情让我觉得大数据应该有读心术。

【4】、来自网友【日常科普君】的最佳回答:

现在的大数据十分强大,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几乎变成了“透明人”,几乎没有隐私可言。虽然大数据使得很多大数据分析者可以更加精准的挖掘目标客户,但是大数据对于消费者来说个人觉得还是弊大于利。很多行业垄断者掌握着很多大数据,比如用户的消费习惯,活动区域,消费数据,饮食习惯等等,通过多方数据汇总分析,进而得到更精准的数据画像,进而找到自己更精准的目标群体。

这么说恐怕很多人依然意识不到大数据的可怕之处。下面我举一些大数据分析的一些实例,你就知道大数据究竟有多可怕了。

实例:美国某商场的数据分析。

美国有一个家庭曾经收到过一家美国商场发来的孕妇用品促销券,这个家庭有三口人,一对夫妻以及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儿,这对夫妻已经过了生育年龄,所以很显然这个孕妇用品促销券针对的是家庭中十六七岁的女儿。

女儿的父亲也是这样想的,但是他认为这是商场对自己女儿的侮辱,毕竟自己女儿只有十六七岁。于是女儿的父亲随即就去找这家商场理论,商场态度也不错,向女儿的父亲立马道歉。

很多人认为此事也就完美结束了,但令人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天,女儿的父亲真的发现自己的女儿已经怀孕了,而且还是未婚先育。

这就奇怪了,商场是如何知道这位父亲的女儿已经怀孕了呢?原来这家商场会对顾客的消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这位父亲的女儿最近商场的消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评估该女性怀孕的可能性非常高,于是才有针对性地给这位女性寄了一些怀孕用品促销券。

这就是大数据的可怕之处,通过你的消费数据分析,就能分析出你最近的生活、工作情况,甚至是你不愿意向别人透露的隐私情况。就比如这位父亲的女儿,未婚先孕这件事,她比谁都希望这件事不让别人知道,但没想到最后竟然让商场的大数据给分析出来了。

再比如很多网购平台,注册账号就需要输入个人信息,要想付款还要绑定身份证,还要输入手机号,收货地址,另外再加上你的网购平台的购买记录。综合对这些数据分析,几乎可以得到一份非常详细的个人简历。甚至还可以分析出你的年龄,工作,生活习惯,购买力等等,这么多信息暴露出来,你们说大数据可怕不可怕。

总的来看:

大数据分析自然有它的好处,一方面方便快速找到精准客户,一方面消费者也更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很多网站、软件都会根据用户的喜好来推送内容,这其实也是一种大数据分析。但是如果过度使用大数据分析,用户的隐私将得不到保障,相信没有人喜欢做大数据下的“透明人”!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问题,联系删除!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大数据能可怕到什么程度?】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转载请注明:生活小常识 » 大数据能可怕到什么程度?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