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如何才能真正的接受孩子的普通?一共有5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红尘多切片】的最佳回答:
一直觉得自己会生一个非常非常非常优秀的孩子。
的确,娃自从出生到上初中,一直都是优秀又省心。
因为娃从小能吃能睡身体好,不爱哭性格好还爱读书。
我和娃爹不只一次在家里满足地感叹:有女如此,夫复何求!!
娃中考很省心,初二升初三的暑假里就提前预录到重点高中。
初三,在多数家长还愁着孩子能不能有高中上的时候,娃已经在每个周末和节假日到高中去上课了。
一共预录了100个孩子,从各初中优中选优。而且我家娃考得很轻松。
娃上高中之后,
才知道我们要yào求的太多了。
高一第一个学期期末考试,娃考了班里倒数第一。
晴天霹雳一般。
我和娃爹如同五雷轰顶,根本无法接受,怎么就考了倒数第一呢,哪怕考个倒数第二也行啊。
很不幸,开家长会的时候,娃爹又跟班主任确认了一下,就是倒数第一,级部排700多名。
(我觉得太丢人了,而且真的无法接受,所以没脸到学校)
娃爹开完家长会回来,一脸凝重。
娃倒还好,该吃吃该喝喝,看得我和娃爹背地里暗自摇头。
晚上,娃爹跟我说,最受打击的还不是娃考倒数,而是娃被班里其他同学和家长嫌弃。
开完家长会后,学生和家长排队站在一起听老师安排寒假作业,娃扭头跟一个女同学确认数学作业试卷数量,那个同学的家长很嫌弃地把自家孩子头扭正,不让她跟我家娃多交流。
看来娃确实不大行,老师布置的作业记不清,也没眼力见儿,人家不爱搭理她,她又没心没肺地转头去问另一个同学。
娃爹在一边看得好心酸。
我听了也是无比心酸。
娃在学校好惨。
他们班的同学太厉害了,有初二就考出10个A的,有高二就保送清华的,有一直保持在级部前30的,还有几个拿到五大学科竞赛奖牌的。
只有我家娃,一直在后面垫底。
小学初中的优秀都是假象。
那个寒假,我和娃爹给娃想了好多将来可以做的小本买卖,比如就上本城的三本,毕业后,我们一家开个小餐馆,我炒菜,娃爹采购兼跑堂,娃管财务。要不就是开个培训班,就教作文和阅读,我们都能给娃打下手。
然后平时多节约下,给娃攒点钱,学习不好,考不了好大学,收入上不去,我们得给娃打个底,这样娃将来多少收入点就能糊口。
实在不行,早上炸油条卖包子也很好,我可以凌晨3点起来和面,干到70岁不成问题,之后就得靠娃自己了。
那个寒假还给娃报了好几个班,数学物理是弱项,全部一对一。
今年6月高考,娃考了600多分,贴地飞行进了一所末档985。
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我们跟娃说了那些小餐馆培训班油条包子的计划。
娃抱着我哭得呜呜的,我也泪如雨下。
高二高三,娃拼得很辛苦,尤其是高三,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了。
娃又一点一点爬了回来。
但这并不说明娃多优秀,就是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孩子,将来,用她所学谋一个立身的职业,我们就放心了。
至少娃心理身体状况都很正常,我们的努力也没白费。
娃虽然很普通,但已经很好了,毕竟我和娃爹无论读书还是工作,也就勉强在中等水平,所以就别对娃要求太高了。
【2】、来自网友【鑫喜阅】的最佳回答:
芸芸众生,我们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是普通人。普通的出身、普通的生活,普通的一生。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如果能有几个高光时刻,就已经非常难得了,平平淡淡才是常态。
接纳自己:有时候是家长接受不了自己的普普通通
说来残忍,接纳自己其实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中或多或少会有很多遗憾,这遗憾甚至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只是人的一生是一条单行线,容不得回头改正,只能是继续前行。而当有了下一代时,这种期望就会被重新点燃,作父母真的很想很想拿掉孩子成长路上的每块绊脚石,牵着TA避开每一道弯路,只愿TA一路平坦,没有坎坷。
这本是父母对于孩子最朴素的期待。可是我们要知道没有人能够代替另一个人成长,成长的滋味和体验是要每个人的独自的经历和体验。你的感受不是孩子的感受,你的经历孩子也不能体会。
说回孩子学习的问题,我们督促他甚至凶他,只是希望TA能体会父母的苦心,未来的人生不会吃苦,可是孩子现在没有吃过苦,也不知道什么是吃苦,让此时的TA去理解父母几乎不可能。
接纳情绪:情绪没有对错
有人说育儿就是修行,真的很像,一会儿斗志昂扬,一会儿暴跳如雷,一会儿又自责不已。经常在不同的情绪中转换,自己鼓励自己加把劲一定要把孩子学习搞上去;一会儿又被气得“七孔冒烟”,真想暴揍TA一顿;一会儿还会自己反省,为什么对孩子那么凶。
期盼孩子事事如意,是对孩子成长的高估,没有人不会遇到困难;对于孩子情绪失控,怎么教都不会,不会还不认真学,这孩子是不是完蛋了,真的是“恨铁不成钢”,这是对孩子的低估。家长的心态就像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情绪起起伏伏,怎么能够平和地对待孩子呢?
放平心态,孩子做好固然是好,做不好也没那么糟。为人父母又不是“圣人”,最重要的是先培养孩子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认知世界的好奇力、饱满的学习力,正确的三观。说着好像很空,但如果家长把自己的心态放在这一层面,焦虑和苦恼也会少很多。
成长比成才更重要
孩子的成长比成才更重要。成长是线程,而成长才是段程。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事情是没错的,但更重要的是学习和孩子的正向沟通交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规划能力的培养。只有拥有健康人格和体魄,懂得时间管理和规划,饱满的好奇心和兴趣,坚韧的毅力,孩子的未来是在自己的手中的。
父母们把目光放远些,在远些,多在培养孩子的能力和三观上,我们也就能够真正地接受孩子的普通,更能够让生活平静而快乐!和大家共勉!
【3】、来自网友【miniprince】的最佳回答:
我小时候觉得我将来是要拯救地球的,后来觉得拯救地球难度有点大,降低了标准,将来能成就一番事业也行,现在啥也没实现,就是个普通人。我们是怎么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的呢?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知识在不断增加,你也慢慢认识到,有些事你是做不来的。等到你离开校园,进入社会,被社会蹂躏,慢慢的你就接受了自己的普通。从拯救地球到普通人,其实是你自己在成长中慢慢接受的,所以接受孩子普通也是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就像我们的父母当初对我们的期待一样,时间真是个好东西,它会让你慢慢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孩子。
【4】、来自网友【毅嘉之颜】的最佳回答:
不知道你陪伴的时间多不多?一般来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首先,你要孩子爱上学习,那做父母的在家就要做个好榜样,拿起书本看起来,别孩子在做作业,而你在刷手机。再要努力、心平气和地陪伴他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多多分析、多多鼓励他,让他逐渐形成学习的兴趣和习惯。还要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也别一味禁止,让他开心起来,让你们的关系更加融洽起来,然后慢慢地引导到学习上来。最后,别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自己有气也别撒到孩子身上。
慢慢磨吧,人生长着呢!
【5】、来自网友【洒杂谈】的最佳回答:
接受孩子的普通是一个过程,但是越早接触就会让自己解脱。因为很多人由于对孩子的过度投入最终发展孩子资质平平一时接受不了,导致对孩子产生怨恨,让孩子遭受各种无妄之灾。
毕竟,很多人都是因为家境普通,资源一般才这么内卷进去的,除了孩子的自己的优秀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因为拼爹不行,只能拼自己。为了孩子的优秀拼尽了家底,最后孩子没有想象中优秀。
防止出现误判,那么首先用心的去发掘孩子的优缺点,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这样才可以怼孩子做出合适的引导。就是这样很多家长不一定能做到,忙于生计,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只能靠别人,老师。可是老师也有孩子,同时应对一群孩子,老师的能力也有限。结果是只求结果,考得好,物质奖励一番,考不好,棍棒伺候。再忙也要用心教育孩子,父母用心孩子不会差。
其次,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每个孩子资质平庸的可能性极高,对孩子期望正常化,就能接受他平庸的结果,放过自己也放过孩子。作为尽责的父母,不求孩子的学习出类拔萃,保持个中等水平期望即可,这样做其实不难,只要父母给孩子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环境,无论贫穷富裕,夫妻相亲相爱,不要让家庭出现不和谐,对孩子就是最优质的教育。
最后,孩子除了学习成绩之外,个性和性格的培养同样重要。既然孩子不一定优秀,不如给他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同时培养他一些优秀的品格,坚韧,勤劳,运动,乐观开朗,交际,这些品格可以塑造更加健全人格,而且这些没读书学习内卷严重。
有一个社会的一个重要认知,智力和学历不能决定人一定更优秀,优秀品格可以。很多所谓的天才,学霸,在学习成长中享受了很多的关注和赞美,但步入社会他们不一定能拔得头筹,因为很多天才最终泯灭于众例子太多了。从客观角度分析也确实如此,年少时顺境太多,进入社会抗压能力会很差,经不起考验,社会不是读书,尔虞我诈不是一个优秀书生的世界观。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如何才能真正的接受孩子的普通?】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转载请注明:生活小常识 » 如何才能真正的接受孩子的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