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1978年越南军队拥有百万人马,为何普遍使用猫耳洞?一共有1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红色手电筒】的最佳回答:
这是猫耳洞的刨面图,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御工事。据传是当年八路军从日军学习到的一种防御工事,在抗美援朝作战中,效果非常不错。
越军除了猫耳洞以外,还有几种工事,包括Y型工事,A型工事门型工事等几种。
Y型工事,斜壕长2-4米,顶端和两侧都有射击掩体,纵壕为掩蔽工事,长4-5米,上边用土覆盖。
A型隐蔽部是用竹木或者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做成A型的框架,顶部铺设数层原木或者竹子,高1.8米左右,底宽1.2米左右,可容纳的人数不等,记得有别的资料介绍,A型工事通常容纳的人数不多,修筑时间很长,但是非常坚固。
门型掩蔽部,通常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件构成门型框架,顶部铺设数层原木,覆土1.5米以上,长度可以有3-6米,最长可以有30米。
除了这些还包括各种坑道堑壕等,防御设施,以及地雷竹签等障碍物等。
1978年时的越军处于战斗力的鼎盛时期,一方面获得了大量的中国苏联的军事援助,同时缴获了南越国军的大量武器装备,当时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而且越军的各级指挥人员都受过中国军校的正规训练,在构筑防御工事时,非常注意选择射界开阔,便于隐蔽的地点,在这些地方构筑非常隐蔽的火力点。
作为一支正规军,在构筑防御工事的时候都是会构筑各种隐蔽部,对于越军也不例外。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1978年越南军队拥有百万人马,为何普遍使用猫耳洞?】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转载请注明:生活小常识 » 1978年越南军队拥有百万人马,为何普遍使用猫耳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