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人体能自我修复,清除血栓,可是为什么还会得心梗、脑梗这些血栓疾病?一共有3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原医大一院刘和平教授】的最佳回答:
人体是非常巧妙,通常情况下,自身确实可以清除血栓。凝血和抗凝,一方启动后,另一方会在适当的时候同时工作,使我们的凝血和抗凝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之中。都需要正规的抗血小板,抗凝,溶栓,取栓,支架等等手段。总之,血栓无小事!正常人具体自我溶解血栓的能力,但这是在没有疾病的情况下的一种平衡,别指望这种本能预防和治疗血栓疾病。对于已经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靠自身清除血栓不可能,只能靠正规的药物帮助我们一起预防血栓!
更多相关建议:综上,人体虽然具有清除血栓的能力,但部分血栓事件发生突然,且体积较大的血栓不易被清除,超过了人体自我清除能力以致引起心肌梗死与脑梗死。虽然心肌梗死与脑梗死与血栓密切相关,但部分心脑血管事件由动脉严重狭窄引起,这部分患者可无血栓形成。由于血栓性心血管事件起病急、病情重,因此需要早期预防,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合理应用药物治疗以降低心肌梗死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2】、来自网友【医学莘】的最佳回答:
血栓可堵塞心脑血管,使心脏与大脑血供减少或中断,从而可引起心肌梗死与脑梗死,具有较高的致死风险与致残风险,是中老年人需要重点预防的心脑血管事件。但人体可自行清除血栓,为什么还会得心肌梗死与脑梗死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血栓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心房颤动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形成血栓的原因之一,这种血栓可随血液四处游动,堵塞脑血管时可引起脑梗死。虽然人体具有清除血栓的能力,但血栓的清除需要一定时间,且部分较大的血栓在短时间内难以被及时清除,因此,部分心房颤动的患者伴随血栓形成后,是发生脑梗死的高危人群。但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引起心肌梗死与脑梗死的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动脉严重狭窄,也可引起动脉斑块形成。当动脉狭窄到不能满足心脏与大脑的血供时,便会发生心肌缺血或脑缺血,严重时可引起心肌梗死与脑梗死;动脉斑块形成后,若为不稳定动脉斑块,发生破裂的风险较高,一旦破裂,动脉内膜延续性中断,内膜下组织暴露在血液中,可聚集血小板形成,从而形成血栓堵塞血管,使心脏或大脑血流中断,从而引起重要器官梗死。斑块破裂所致血栓事件起病急聚,超过人体清除血栓的能力,以致发生心肌梗死与脑梗死的几率相当高。
因此无论是血栓栓塞,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二者所致心脑血管堵塞起病急聚,人体在短时间内无法清除血栓、疏通血管,所以一旦发生相关事件,发生心肌梗死与脑梗死的风险相当高。因此心肌梗死与脑梗死的高危患者重在预防。心房颤动的患者重在恢复正常心律与抗凝治疗以减少血栓形成,已经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患者,需从三方面入手以降低心肌梗死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一是改变生活方式,饮食尽量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糖为主,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减轻体重等,可通过减少对血脂、血压、血糖的影响,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二是合理用药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多数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者需要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给予药物治疗,才能控制指标达标,才能减轻对心脑血管的损害,降低心梗与脑梗的风险;三是合理用药以预防血栓形成,这一环节重在使用稳定动脉斑块药物如他汀,降低斑块破裂风险,同时配合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以降低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综上,人体虽然具有清除血栓的能力,但部分血栓事件发生突然,且体积较大的血栓不易被清除,超过了人体自我清除能力以致引起心肌梗死与脑梗死。虽然心肌梗死与脑梗死与血栓密切相关,但部分心脑血管事件由动脉严重狭窄引起,这部分患者可无血栓形成。由于血栓性心血管事件起病急、病情重,因此需要早期预防,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合理应用药物治疗以降低心肌梗死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3】、来自网友【王药师心血管讲堂】的最佳回答:
提到血栓,大家肯定都是深恶痛绝的。血栓是杀人于无形的一种血管病变,它是人类健康的头号“
杀手
”——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人体能自我修复,清除血栓,可是为什么还会得心梗、脑梗这些血栓疾病?
血栓,简单来说就是血管里形成的小血块,正常情况下,流动的血液会携带氧气保证全身器官的供血和供氧,而一旦血液粘滞而发生聚集,就会导致血栓形成。可想而知,血栓形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会堵塞血管,使得血流受阻,
走在哪堵在哪,
进而影响全身器官供血,因此诱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心梗、脑血栓等。
现在,提及血栓,老年人都会胆战心惊,因此就想着各种通血管,防血栓的方式。而有些人可能会听说,血栓还可以自溶,这是真的吗?首先,血栓自溶确有其事。在解释该问题前,还得先看一下血栓是如何形成的。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血液中
同时存在着
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二者相互制衡,处于平衡状态,以保证血流通畅,并防止出血过多以及血块凝集堵塞血管的意外发生。
一般来说,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纤维蛋白和凝血因子会在凝血系统作用下形成血栓而快速止血,而为防止凝血
过度形成大的血块
,抗凝系统也会发挥作用,如此就在止血的同时保证血液正常流动。之后,凝血生成的血栓就会很快被纤维蛋白溶酶溶解,这就是纤溶系统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每次在受伤出血后,会发现血流很快停止。者其实就是小血块形成发挥的作用,而且血块在止血后就不会再增大了。而很快伤口愈合后,这些小血块也就会被纤溶系统而溶解掉。如此看来,血栓能自溶,确实是事实。
但是,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血栓自溶仅限于小血栓。像是堵塞血管的大血栓形成时,会很快打破系统之间的平衡,导致凝血系统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因此血块就会持续快速增大,最终大血栓形成就会堵塞血管。而
对于这样的血栓,机体纤溶系统的作用有限,难以承受,
也就无法将其溶解掉。而这样的大血栓一旦形成,就会堵塞血管,也就形成了我们熟知的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即便是血栓确实能自溶,但是也无法阻止血栓性疾病的发生。而对于心梗、脑梗等患者而言,指望血栓自溶是很难实现的。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心脑血管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血栓自溶的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人体能自我修复,清除血栓,可是为什么还会得心梗、脑梗这些血栓疾病?】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