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五十岁强壮男(普通家庭),被老婆养了十几年了,每天无所事事,到底是幸福还是悲哀?一共有4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燚媛的琐碎家庭生活】的最佳回答:
五十岁身强体壮的男人,被老婆养了十几年,也就是三十几岁就没有工作了,每天无所事事,我觉得是一种悲哀吧!
他的人生仿佛是一潭死水,没有一点涟漪,他自己不能自强自立,那么他的孩子和老婆,过得一定不如意。
曾经有一个邻居,他也是什么都不做,就在家里给一家人煮饭做家务,外里全靠老婆撑着,他的老婆过得很辛苦。
为了凑两个孩子的学费,他老婆曾经不得不去挣那种不光彩的钱,但是邻居知道后,什么反应都没有,说难听一点就是“屁都没有发一个”。
后来邻居的家人实在看不下去了,直接喊邻居出去挣钱,邻居说自己没有能力,外面的工作太辛苦,他受不了那些苦。
家里人也拿邻居没有办法,他的兄弟们就尽量帮衬一些,帮忙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他的老婆在小的那个孩子读高中的时候,出去打工挣钱了。
邻居那个小的孩子成绩很好,高考成绩还不错,但是因为没有钱而辍学,也出去打工挣钱了,这下子一家四口,就剩邻居一个人在家守着老房子。
他跟题主说的这个男人差不多,所以我觉得身强体壮的男人,自己不出去挣钱,却靠老婆养着,真的是一种悲哀,既是他自己的悲哀,也是一家人的悲哀。
【2】、来自网友【阿月学妹】的最佳回答:
我大伯由33岁起就没有工作了,全家人都靠大伯母开药店赚钱养全家。大伯母从来不嫌弃大伯,她说自己走了狗屎运才嫁给大伯。认识大伯母的人都说她嫁给一个重情重义的好男人。
大伯是村里唯一一个大学生,他小时候跟着我叔公学医,后来是从中山医学院毕业的,毕业后就进入了镇上的卫生院里当全科医生。而我大伯母是城里人,她在我分配到我们镇上的供销社里做出纳。
大伯母下班踩着单车回家时,被一辆小车给撞伤了,当时是晚上,那路段偏僻没人发现,大伯母当时流了很多血,她大声喊救命,声音是越来越弱。我大伯经过的时候发现大伯母,并将她救了。
两人也因为这样生了情愫,并结为夫妻。两人都是公职人员,都是铁饭碗,有一定的收入,生活美满。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大伯母那次意外伤了身,两人结婚五年都没有孩子。我奶奶和爷爷很着急,当时我叔公是一个出了名的中医,爷爷奶奶经常去叔公家里拿药回来给大伯母调理身体。
村里有个接生婆,上了年纪的,和我奶奶很好,便告诉我奶奶听,有一个土方子,可以让女人的身体好起来的。那就是捉一些泥虾回来,白锅煎泥虾然后放白酒下去。女人吃了身体好,容易怀孕。
我大伯母有一段时间见到虾就吐了,实在是可怕。我大伯就阻止我奶奶,不要让大伯母有压力。
大伯母那时候情况极度不好。经常觉得自己对不起大伯,想一走了之,让他另娶他人。又主动介绍自己的小姐妹给我大伯认识,想让大伯和她的小姐妹在产生感情,她就可以离开。
这些事情,没能逃过大伯的法眼,被大伯看穿了。大伯安慰大伯母:你喜欢孩子,我们可以去抱养一个。
大伯母红着眼睛说:我只想生一个属于我们的孩子。
大伯搂着她说:孩子都是由你从小带到大的,也是我们的孩子。要看父母的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大伯母同意抱养一个孩子。夫妻两便托人看看哪家有孩子要送人的。在那个时代,有许多很多孩子养不起都是选择送人的。
果然,一天傍晚下班的时候,大伯就抱回来一个哇哇大哭的婴儿。是个女婴,产妇生下这个女婴情绪十分激动,说自己已经有三个女儿了,现在第四胎生下来的也是女儿,她不想要了,没条件养。
产妇的家里人也一直叫嚷着不要这个女婴。产科十分地吵,大伯刚巧去妇产科便看到了这一幕。大伯主动过去问产妇的家人,愿不愿意将女婴送给他养。产妇家同意,给了一笔钱就将女婴抱了过来。
大伯母将这个女婴视为亲生女儿一般照顾着。大伯母每天将她打扮成像个洋娃娃一般,爷爷奶奶对这个抱养回来的堂姐不好,毕竟不是亲生的。但大表姐家中有许多的玩具,小汽车,小马,洋娃娃,姐姐和堂哥都喜欢去大伯家玩。村里的小朋友也喜欢和堂姐玩。
大伯一家三口日子是越过越好,眨眼堂姐10岁了,大伯母上班的时候忽然头晕,送到医院发现已经怀孕了。但大伯母的子宫里也有一个子宫肌瘤。经过检查子宫肌瘤较大,怕后期随着孩子的变成而变大,所以要打掉孩子。
大赶到病房,得知情况,由喜到忧,然后为了大伯母的生命着想,还是劝大伯母打掉孩子。而且两人都是公职人员,如果生二胎的话,两人就失业了。
此时大伯母的内心是极度不舍得的,这么难得才有了自己的孩子,怎么说打掉就打掉呢?大伯咨询了医院妇产科的同事。
妇产科的主任说:像大伯母的这情况想要保住孩子,就是密切地回来产检,注意子宫肌瘤的生与胎儿发育的情况。
大伯想过后,还是决定不冒这个险。回去劝大伯母将孩子打掉,大伯母执意要生下这个孩子,无论她是男还是女,大伯母抱着大伯求他让她生下孩子,哪怕要了她的性命,她也要生下孩子。
大伯问她后悔不,生下孩子,我们就会失去公职。我家已经有了敏敏这个孩子了。养了10年,不可能再将她送走。这孩子一旦出生,我俩会双双失业。
大伯母不介意,工作没了可以再找,孩子没了就再也没有了。她结婚15年才怀上的孩子,真的不能打掉啊!夫妻两人紧紧抱在一起哭成一团。
大伯母怀孕,户口本上已经有一个女儿,大伯母怀孕,尽量躲避着。然而还是很快就被双方单位知道并做出开除的处罚。
大伯母失业,回家照顾大伯母。帮村里的人看下病,有点收入。大伯母最担心的就是大伯母身体的状况,每次产检都会亲自陪她去,在家里照顾女儿的同时又照顾大伯母。
8个月的时候,大伯母忽然大出血,大伯将大伯母送到医院,生下了堂妹。然而大伯母要割除子宫和子宫肌瘤。医生找他签同意书时,大伯想也没想就签了,现在要保住大伯母啊!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
大伯母好不容易才保住了命,大伯不敢告诉她听,她已经割掉了子宫,生怕这件事会影响到她修养。大伯母住院期间,大伯母的爸妈知道大伯母割掉子宫的事,十分难过,求大伯保密,不要让大伯母知道,大伯答应了老丈人的请求。
大伯母出院回家,大伯为了不让大伯母太辛苦,每天都亲自己抱着堂妹,奶奶爷爷一点也不高兴,天天叫嚷着:为什么不生个儿子,生个赔钱货有什么用。每每听到这话,大伯母就很难过。
堂妹2岁,大伯母的身体也恢复好了,大伯大学的同学邀请他去城里的私人诊所里工作,离开的那天,大伯母眼里满是不舍,大伯想着爷爷奶奶对大伯母不好,大伯母在家里就会更难过的,所以他拒绝了大学同学的好意,留在家中陪着大伯母。
大伯母是在供销社做的,她以前的工友告诉他听,在镇上有一家药店打算不开了,问大伯母有没有兴趣盘下来。而且大伯有医生的牌照,有资格盘下镇上的药店。原店主是要去南洋不打算做了。
大伯母是个聪明的女人,知道卖药这一行是十分的赚钱的,所以二话不说就拿出钱来将药店盘了下来。
每天都往镇上跑,大伯看大伯母如此的热情工作,他心甘情愿地退居在幕后,照顾两个女儿,照顾这个家,在家种下地。帮村里人看病的,倒也很清闲自在。
药店的生意果真是好,大伯母到时间就带饭到店里给大伯母吃。遇上有人门诊的,大伯碰巧在店里,他还是很热心地帮忙看病。
当时镇上就两间药店,一间是国营的,一间是私营的。所以这两间药店的生意都十分的红火。大伯母就赚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堂妹五岁,爷爷奶奶闹着要大伯母给他们家生个孙子,在家里闹又到药店里闹,闹得不可开支。每每爷爷奶奶来闹,大伯就将两老拖走,并且告诉爷爷奶奶,他怕大伯母再次面临生命的危险,所以他选择了结扎。
气得爷爷晕过去,三天天夜下不了床,一直骂大伯是个不孝子。从此以后,爷爷奶奶再也不再逼大伯母生孩子了。
大伯母私下和大伯说:我们现在可以要个孩子了。可是大伯却不同意要孩子。
大伯母生了孩子后,一直没月事来。大伯母要去医院做检查,大伯阻止她去检查,说他就是医生,他检查就可以了。这些年来,大伯母深信自己身体没问题。
大伯母很会经营药店,不光只卖西药,还请了一位老中医回来,在药店里卖起中医,生意出奇的好。那时大伯母很多时间都是守在药店里。
而大伯则在家里照顾着小家,日子过得十分的温馨。一天,大伯家来了一个男人,男人是大伯大学的学长,这次来是想请大伯和他一起作作开一家私人诊所,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大学的学长需要大伯做他的诊所的主诊医生。要不然,他的诊所是开不了的。
大伯父和大伯母商量,孩子也大了,他想和大学的学长一起开一家诊所。大伯母十分的支持。然而就在这时,堂姐学校打电话通知大伯,堂姐在学校晕倒,现在已经送到医院了。大伯和大伯母将带上堂妹急忙往医院里跑。
检查结果是患有白血病。这个病是最难医治的,这样的结果,大伯夫妻吓得六神无主。当时大伯就说:一定要医,无论如何也要医治。
这件被家里人知道,爷爷和奶奶反对医治,还要大伯将堂姐送回他亲生父母身边,这是要倒大霉的。
但大伯和大伯母坚持要医,孩子是自己一手一脚带大的,虽然不是自己亲生的,但是有感情。从那以后,大伯就放弃了去学长城里做主诊医生的事,他留在家里陪大女儿治病,甘心留在家照顾好两个女儿。
而大伯母则用心经营药店,赚钱给堂姐治病。堂姐的病需要进去骨髓移植手术的,大伯去堂姐的亲生父母家求他们救救堂姐。
堂姐的亲生父母说:孩子送出去,就不再是我们的孩子,她是生是死与我们无关。并将大伯赶走。大伯不忍心看着堂姐痛苦,每天都会去堂姐的生父母家求他们去检查骨髓救救他那个可怜的女儿。
大伯无论被赶多少次,风雨无阻地上门求他们,希望他们全家人都可以去做个检查,孩子从小被他们抛弃已经很可怜,希望他们可以做他女儿的再生父母。
大伯母回到家中,滕盖都跪到破皮出血了,大伯母帮她清理时,一边清理一边哭。堂姐哭着说不治了,让她死了算。
大伯说,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她白白送死的,天不负好心人。一家四口抱成一团哭了起来。
堂姐亲生父母拒绝救堂姐的事,在村里传开了,村里的人都劝他们,这个孩子命苦,孩子都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怎么忍心不救呢?
堂姐的父母约了大伯和大伯母出来吃饭,然后说出他偿不捐骨髓的原因。他们身体差,不能工作,会苦了几个孩子。大伯当场保证,以后每个月都会给他们1500元的生活费,他们孩子以后上学有困难,他们家都会资助孩子们上大学。
有了大伯这句承诺,堂姐的亲生父母去检查了骨髓,堂姐的生母符合。帮堂姐做骨骼移植手术一刻也不想等,但钱不到位。
大伯母想也没想就将自己的药店转让了,又跑回娘家借了钱,大伯叫自己以前的同学大学的同学,能借的都借了。家中的兄弟主动从家中拿钱出来帮助堂姐,爷爷奶奶看到大伯对堂姐如此的执着,他们都拿了自己的棺材本出来救堂姐。
终于堂姐手术成功,多年后也没有复发。堂姐大学选专业的时候,她选了医学,她要学医去救更多的人。
经过堂姐的事后,家里真的是一穷二白的,什么也没有了,然而大伯母有了进货的渠道,又与进货商熟悉,进货商又知道伯母家里的事情,所以免费批发药材给大伯母。大伯母拿着药材由摆摊位开始。赚了钱后,就在镇上租了个店面,重新开始卖药。
我们附近十条村的人,都说大伯母嫁了个好老公,大伯没有工作有十多年,可是他们家却是全村最幸福的。堂姐现在是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堂妹还有一年就大学毕业,她读的也是医学。
大伯虽然没有工作,但他依然教出两个出色的女儿,夫妻恩爱多年不变。堂姐一直感恩自己养父,如果没有大伯的付出,就不会说动自己的亲生父母来救她。如今她两家都在走动。发工资,她将工资分成三份,一份给亲生父母,一份留给自己的养父母。
大伯虽然在家里没工作,他在照顾着两个女儿,如今两个女儿都十分的出息,大伯母在外面虽然是个女强人,回到家她就是一个小贤妻,事事都听大伯的。一家人过得极度的幸福,村里的人都说,这一切的功劳都是大伯的付出得来的。
写在后面的话:许多男人都不能忍受女人抛头露面养家,觉得这是让他失去了男人的尊严。因为我国的传统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从来没有人打破过这一个规定。所以许多男人无法接受女人比男人能力强的。
往往我们看到的就是,女人生娃后,肯定是女人牺牲了工作,留在家中相夫教子的,哪怕女人的工资比男人高,做牺牲的人必须是女人。
其实理应就家庭情况而定,如果一个家庭中,女人的收入比男人高的时候,在家中有孩子照顾时,那么放弃工作的人理应是男人,因为男人的收入不能支持一个家庭的开销,而女人的工资可以支撑一个家庭的开销,当然是男人放弃工作回家照顾孩子。
无论是妇人照顾家庭还是男人照顾家庭,只要用心去做,一样可以做得很好。不懂就要学,每个新手妈妈都是由无开始学会做一个能干的妈妈。爸爸一样可以做好奶爸这个角色。
夫妻两人只要协心经营好这个家,那么这个家就是最幸福的家。我大伯母是医生,他完全有机会出去开诊所,赚更多钱,但是,大伯母却喜欢在外面赚钱,所以大伯愿意将这个机会交给她。
而大伯留在家里教孩子读书,照顾好孩子和老人。当堂姐出事时,哪怕一点希望他也没有放过,用尽各种方法将堂姐救回来。
靠老婆赚钱养家不会丢脸,也不会可悲,因家庭情况而言,彼此都达到共识,谁养家不都是为了这个家着想,想让这个家往后过得更好吗?
【3】、来自网友【聆城听语】的最佳回答:
以前我看不起小叔,总觉得他就是个吃软饭的。一辈子也没挣过什么钱,全看小婶养着他。直到和小婶认真聊完我才发现自己错了。有很多事情的真像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小叔今年已经55岁,可从他的脸上一点都看不出五十多岁人的痕迹。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只有四十多岁,长年的不操心不劳累让他看起来比小婶都年轻十多岁。
好多次,小叔陪小婶去逛街,别人都问小婶是不是小叔的姐姐。小婶听后不仅不生气,反而高兴地哈哈大笑。笑完了又问人家我老公年轻帅气吧?说这话时小婶满脸的自豪。反倒是小叔经常被小婶说得不好意思,红着脸低下头去。
小叔年轻时是我们附近几个村出了名的帅哥,180多的身高,体型修长细皮嫩肉的。真的可以用面若桃花来形容他,走在街上往往姑娘主动向他示好。可小叔的性格比较内向,面对大胆向他示好的姑娘连正眼都不敢看人家。
爷爷经常说小叔上辈子是个大家闺秀,这辈子投错了胎,带着女儿家的性格脱胎成了男儿身。表面上看,家里他最高大强壮。可实际上地里的活他啥也干不来肩不能挑背不能扛,真要干起活来连奶奶都不如。
可他对家里的家务又非常拿手,一大的男人可以把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绝大部分男人都怕干家务活,可他宁愿在家干家务也不愿下地。干起家务活来比奶奶都拿手,奶奶看着被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家务,经常感叹小叔要是个女儿身肯定能嫁个好人家。可偏偏是个男人,结婚后都不知道该如何挣钱养家。在大家的传统观念里,做家务是女人的事,在外挣钱才是男人的事。
虽然小叔的帅气非常招女孩子喜欢,可他只喜欢做家务的事传开后很多姑娘都不愿意嫁给他了。她们的担心和奶奶是一样的,嫁给一个只会做家务的男人,那结婚后谁来养家糊口?
我们老家对新生儿的性别有独特的称谓,生了男孩的说是“
满山跑
”,生了女孩就说是“
锅边转
”。在大家的固有认知里,一个家庭里男人就该在外挣钱养家糊口。家务这些琐碎的事情就该是女人在干。因此很多人都觉得小叔就是中看不中用的那种。
传闻当年有个姑娘非常迷恋小叔,曾经发誓非小叔不嫁。可姑娘的父母坚决反对,他们说就小叔那细皮嫩肉的样子,以后老婆孩子都养不住。在众多亲友的反对下,那个姑娘最终还是嫁给了一个虽然不帅,但干农活非常厉害的年轻人。
就在大家都为小叔的婚姻问题着急时,小婶出现了。她也寻着小叔的帅气来的,虽然比小叔年轻几岁。可她做事且比小叔干净利落。和小叔的性格明显相反。
在村里的小河边,小婶简单直接问小叔:“我喜欢你,你喜欢我不?”小叔虽然不缺女孩子主动先好。但像小婶这种开门见山的真不多。
小叔抬起已经羞红的脸看了小婶一眼小声的说:“喜欢!”小婶听后面不改色的又问:“那你愿意娶我做老婆不?”小叔那白净的脸已经红到耳根子了,半天从嘴里挤次两个字:“愿意”停顿一下又补充说:“可我干不了地里的活,以后怕养不住老婆孩子!”小婶听完哈哈一笑,“我都听说了,你喜欢做家务,可我恰恰不愿意干家务,结婚后你负责做家务,我来挣钱养家。”
小婶和小叔结婚后,果然兑现了她负责养家糊口的承诺。小叔整天就在家负责洗衣做饭干家务,小婶则就和爷爷奶奶一起到地里干活。一时间小叔和小婶都成了别人议论的对象,他们都说小叔窝囊,小婶傻。
这些话传来传去自然就传到了小叔和小婶的耳朵里。小叔听后气得直咬牙,半天也憋不出一句话来。小婶听后不仅不生气,看着小叔的生气的样子反而哈哈大笑。
笑完了她告诉小叔:“日子是我们在过,只要我们觉得舒服就行。嘴长在别人身上,你还能不让别人说?我们该咋过还咋过,我养你是我自己乐意。我就喜欢看你这白白净净的样子,要是出去干活晒黑了我还不高兴。别人高兴咋说就让他们说去,以后你就负责在家干女人的活,看他们还能说出花来不成。”
听到小婶的话,小叔也不去在意那些闲话,该干嘛还干嘛。小婶在外面干活经常有人问她:“地里活那么辛苦,咋不让你老公来干?”小婶毫不避讳告诉别人:“我那老公干不了这地里的粗活,我让他在家忙家务,而我不喜欢一天在家干那些琐碎事。我们换过来刚刚好,要是嫁了别人要干家务我还不乐意呢!”听到小婶的回答,那些本来想看笑话的都不再说什么了。
慢慢的大家都习惯了小叔夫妻的生活方式,很多人虽然依旧看不起小叔,可都不敢当着小婶面说出来。好几次有人当小婶面说小叔无能,都被她强有力的反驳回去。因为她和小叔结婚后生活过得挺好,家庭和睦,夫妻恩爱。
后来他们有了孩子,小叔又做起了全职爸爸。小婶生完孩子后也开始思考新的生活方式,她从娘家借来钱在镇上开了个小超市。生意挺不错的,依靠着小超市,生活问题解决了。小叔全身心的只要负责照顾孩子和小婶的生活。
小婶依靠着强势的性格和干脆利落的办事风格,把小超市经营得风生水起。也正事因为有小叔承担了那些日常生活的琐事,小婶可以全身心的投入
小叔家有了孩子后出现了一个不同于别人家的情况。别人家的孩子什么都找妈妈,可小叔家孩子除了要钱找他妈妈,别的都找小叔。而小叔文静有耐心的性格也非常适合带小孩子。他家孩子不仅学习好,性格好,还非常懂礼貌。
由于不用操心生活的事,小叔完全没有什么精神压力。他的日常就是研究下小婶和孩子喜欢吃什么,如何做菜更好吃。现在我们经常喜欢去他家蹭饭,因为小叔做起饭来的确是一把好手。
孩子读大学后,小叔突然就闲下来了。只为小婶一个人做饭毫无压力,每天有了大把的时间。本来我们以为他会去超市帮小婶打理下,可他却选择一天去和别人打牌。每天出门都去问小婶要一包烟,再要几十块钱。而小婶从来也不说他,心情好的时候还拿一包好烟给他抽。
有次春节前小婶让我去帮她几天忙,因为春节购物的人会多,她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到了中午的时候,小叔又雷打不动地来到超市。我以为他是来帮忙的,结果他往收银台一站,小婶立马给他拿了一包烟,又拿了50块钱。
他接过烟和钱和我打个招呼就要走,小婶叫住他,我以为是让他别去了,在超市帮忙。可没想到小婶只是温柔地告诉他今天回来早点做饭,今晚多几个人吃饭。小叔应了声就走了。
看着超市那么忙小叔还要去打牌,我顿时也觉得小叔真的是像别人说的那样中看不中用。可我不理解的是为什么小婶一点都不生气,乘着空闲的时候我对小婶提出了我的疑问。
面对我提出的问题,小婶笑着告诉我说:“你小叔本来也不习惯干这些活,这突然叫他来做一天他难受,我看着他也难受。再说也不差这一天两天的,我们结婚前就说好了,我负责养家,他负责家务。这些年他把家务打理得非常漂亮做到了他该做的事,这超市里的事就是我的了。我们这样各自分工明确,都负责好自己的事情其实挺好的。”
听完小婶的回答,我又问她:“你们结婚后过得幸福么?”小婶说:“当然幸福啦,不仅我幸福,你小叔也幸福。本来我就是考虑清楚了才嫁给你小叔的,结婚后他做他喜欢的事情,我做我喜欢的事情。你小叔虽然不管事,他也不会来干涉我做事。并且能把我和孩子的生活照顾好我已经非常满意了。”
看着小婶那一脸幸福的样子,我相信她没有撒谎,同时我也改变了对小叔的看法。
以前我觉得小叔是悲哀的,不仅我爸和很多亲戚每次提起小叔都是一脸不屑,还经常告诫我说:“一个男人千万别像你小叔那样。靠老婆养着,没一点男人大样子,就连零花钱都要问老婆要,真是丢脸。”就连我自己也很难理解小叔,觉得一个男人整天只会在家做家务就是没有出息窝囊的表现。
可我从小婶的眼睛里只看到了幸福和她对小叔的满意。她并没有任何对小叔只会做家务整天无所事事的抱怨。还高度认可小叔现在的生活方式,首先因为她爱小叔,所以可以接受小叔的那些生活方式,其次是她的性格和小叔的性格刚好形成互补,一起把小日子过得幸福美满。
通过对小叔看法的转变,我明白几个道理:
一,不要随便去评价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因为我们不是当事人。并不能站在他的角度看待问题,很多问题可能是旁观者迷,当局者清。
二,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和他一起生活的人觉得舒服,那就没有任何问题。外人看到的永远只是表面现象。
三,每个人追求的生活方式不同,我们不能把自己追求的生活方式强加于他人。要是角色互换一下,也许我们还没有他做的好。
四,夫妻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十几年,那肯定是有可以相互吸引的东西。夫妻间能心甘情愿的付出,自然有其中的道理。
五,不要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这个社会也没有谁规定一定要男人养女人,为什么只有女人找男人要钱可以心安理得,而男人就不可以让女人养着呢?
所以,面对生活中很多看似不正常的事情,我们要学会冷静分析,换个角度看问题。而不是只会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甚至把自己的想法观念强加于别人,然后不负责的对别人妄自菲薄。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力,不论男人还是女人。别人的幸福与否他自己最清楚,旁人只能看得到表面的东西。
特别是夫妻之间谁挣钱养家并没有什么规定,谁有能力谁都可以挣钱养家,不论男人女人都可以在家里面做家务。男人跟女人要钱花并不违法,甚至没有违背道德,很多女人还乐意挣钱把老公养起来,只要她自己乐意这就足够了。
【4】、来自网友【张小蝉】的最佳回答:
三舅60岁了,从35岁起三舅就没有工作,靠舅妈开服装店生活。但舅妈说嫁给三舅是她的福气,身边的人也觉得三舅这个男人很难得。
三舅高中毕业后,在村里小学做民办教师,长得也很帅,后来经人介绍和舅妈结婚,当时舅妈在镇上政府单位上班。三舅一个农民户口能娶上一个吃商品粮的,算是高攀了。
虽然三舅工资不高,但是一边当民办教师,家里还有一份田地,三舅一边教书一边种田,加上舅妈在镇上上班,小两口在农村过的也算是人上人的日子。
表妹出生后,小夫妻俩都特别宠爱女儿,打扮得像城里姑娘一样,因为舅妈是公务人员,当时在农村身份是很不一般的,觉得那都是吃商品粮的国家干部,可了不起了。
我就特别羡慕表妹,有各种漂亮的玩具,漂亮的衣服,而我只能穿着姐姐穿剩的旧衣服,玩着自制的石子泥巴。
表妹五岁那年,舅妈意外怀孕了,当时的环境,一旦生二胎意味着被开除公职。但三舅依然还是有重男轻女思想,毕竟那个年代长大的农村人,他非常想留下二胎。
但舅妈的工作也非常重要,三舅想把孩子留下,又舍不得舅妈的工作。
那天,舅舅带着舅妈去医院打孩子,在最后的关口,看着舅妈向手术室走去,舅舅蹲在门外嚎啕大哭。舅妈听到了,转身走了出来。
舅妈说,她自己也舍不得孩子,看到舅舅崩溃大哭,就决定了,无论如何要生下二胎,哪怕被开除也好,那么多没有工作的农民,不个个生活得好好的吗?
两夫妻终于共同决定留下二胎这个孩子,很快被单位发现了,一如舅妈预料的,后来被单位开除公职。
当时经济不发达,农民外出打工的机会还不多,国家公职工作就显得特别的珍贵,那是铁饭碗啊。很多亲朋都为舅妈不值。
后来舅妈顺利生下了表弟,舅舅和舅妈却觉得放弃了工作,能换来一个儿子,值!
表弟一岁以后,舅妈开始在镇上摆摊卖服装,舅舅在村里一边教书一边种田。
舅妈有文化有眼光,也漂亮洋气会打扮,进的衣服很热销,生意越来越好,后来就租下一个店面,她卖的那些时装简直成了乡村流行服装的风向标。
当时的镇上集市不像现在城镇,天天都人流量很大,只有逢集客人才多,所以,虽然舅妈租下一个店面,在附近别的地方逢集的时候,舅妈还是去摆摊。除了摆摊时间,就在店面守着。不肯错过任何赚钱的机会。
舅妈虽然然失去了工作,挣钱能力却没有下降,反而挣钱越来越多了。
而舅舅一边种田一边带着孩子,他又有文化能会教育孩子,表妹读书的成绩也很好。
那一年,舅舅得到了一个转公办教师的机会,要考试,只要考试合格,就能转成公办教师,工资提高,吃商品粮,老了有退休金,机会非常的难得。
舅舅学习也很努力,这是又一次改变命运的选择。为此,表弟表妹那段时间天天住在我外婆那里,怕耽误舅舅读书。
就在这里,舅妈的娘家出事了,她弟弟喝酒后开摩托车载着她爸出了车祸,她弟弟人当场没了,她爸爸则受伤严重,经过治疗腰部以下瘫痪。
在她娘家出后,爸爸住院这段时间,三舅请了假,全身心地照顾着,舅妈的店也请了人照看着。等这件事尘埃落定,舅舅和舅妈面临着人生的又一次选择。
舅妈的母亲前几年已经去世了,而这次事故,弟弟又去世,父亲又瘫痪,父亲这个责任必须由舅妈担起来。
而两个人都很忙,舅舅一边是教师,一边种田一边带孩子,舅妈天天为生意奔忙。
经过深思熟虑,三舅把岳父接到了家里,由三舅照顾,经过这一事,三舅自然也没有考上公办教师。错过了改变命运的一次难得的机会。由于要照顾岳父,舅舅辞去了民办教师的职务,在家里种田带孩子照顾老人。
舅妈的生意越来越好,她爸也拿出了自己的积蓄,让舅妈在镇上把店铺从房东手里买了下来,包括整个宅院和楼房。
为了方便生活,一家人都搬去了镇上居住。而家里的田,就种成懒庄稼,一年种一季小麦,一季大豆,一年忙不几天就可以搞定了。
从那时起,舅舅就从原来的里里外外忙不停的生活变成了家里忙不停的家庭主夫。两个孩子也都在镇上读书,舅舅负责一家人的生活照顾,两个孩子的读书学习,岳父的贴身照顾。
大家都知道,照顾一个卧床老人是多大的负担,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一个女婿。
但三舅照顾岳父一照顾就是二十几年,照顾得非常好,他岳父连一次褥疮也没有生过。后来条件好了,他买了一个面包车,休息日还拉着岳父孩子去城里逛去,推着轮椅推着岳父到处散散心。
有人问三舅,这辈子照顾岳父这么多年值得吗?三舅只是朴实的笑:“这不是摊上了吗?他也没有别的孩子了,咱不管谁管?”
他的岳父不止一次说过。“要不是有这个好女婿,我怎么可能这么长寿!”
而舅妈的生意一直都挺好的,后来她又开了一个分店,雇了两个店员,他们又去县城买了房子,生意也开到县城里。两个孩子在三舅的陪伴教育下,成绩都很好,都考上了大学。
多年来,舅舅没有工作,也没有赚钱,但却没有一个人说他窝囊靠老婆养,都说他真不容易,为了照顾岳父放弃了自己的民办老师的工作,放弃了转公办教师的希望,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家庭妇男。
而舅妈对舅舅也是充满了爱与感激,她说,当初嫁给舅舅时其实自己对舅舅的身份是有点嫌弃的,毕竟,她是正式国家公务员,而舅舅虽然是一个民办老师,如果不能转为公办老师,和农民也没有大区别。
但当时因为乡镇公务员并不多,而可选择对象的范围很小,看舅舅长得帅也就将就了,没想到却是捡到宝了,有了舅舅这样的好男人,在有她父亲这个多年的负担之后,这个家才能这么的和谐圆满。
因为舅舅以前是老师,多年来在家里陪伴教育孩子,两个孩子都教育得非常好,如果舅舅也是工作很忙,也许两个孩子未必有这么好的成绩。
所以这个家庭的圆满幸福,舅舅的功劳大大的,一点也不逊色于舅妈多年来在外忙碌地赚钱。
咱们的传统是男主外女主内,所以很多情况下,男人会把依靠老婆养当成丢脸的事,所以很多家庭因为照顾孩子老人必须牺牲一人工作的时候,哪怕女人收入比男人还多,也往往选择了让女人放弃工作。
之所以这样选择,一是男人心理上无法接受当家庭主夫,二是,男人对于照顾家庭,照顾孩子老人有抗拒心,没有爱与耐心为家庭付出。即使让他不上班照顾家,也没有那么大的耐心把家庭照顾好。
其实只要夫妻同心,在家庭需要一个人放弃工作的时候,不应该盲目地一定要女人放弃工作,而应该视具体情况分析,谁更适应在家里,谁更适应养家。
像我三舅,他并不是没有养家的能力,而是因为当时的情况下综合考虑,他比舅妈更适合在家里照顾家庭:
1:舅妈的生意比较好,收入比舅舅种田加做民办老师收入高,而且她做生意显然在经济方面也更有前景。
2:岳父瘫痪,而且岳父的体格也不小。如果由舅妈天天贴身照顾,异性之间的不方便自不必说,亲父女的,当然是可以克服的,但是长年累月的,由舅妈一个女人照顾一个很重的老人,是一个非常大的体力活,这方面,由三舅照顾显然更为合适。当然前提是,三舅愿意为家庭付出,必须长年照顾瘫痪老人不止是体力负担,更是心理负担。
3:舅舅当过老师,在家里也能更好的陪伴教育孩子。
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家庭照顾得很好,家庭经济条件也越来越好了。
题主所说,一个五十岁的男人靠老婆养,负责家里做饭十多年,连烟钱都得问老婆拿,幸福还是悲哀?
我觉得这个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只要两夫妻家庭和谐,老婆能够赚钱养家,也愿意独自养家,那么男人在家里做女人背后的男人,把家务做得妥帖,把女人照顾得周全,也未尝不可,也一样有生活的意义。
咱们普通人,都成不了啥名人啥大家,都是为了生活在忙忙碌碌,不管谁主外,谁主内,只要夫妻同心,家庭幸福的运转就是生活最大的成功。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五十岁强壮男(普通家庭),被老婆养了十几年了,每天无所事事,到底是幸福还是悲哀?】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