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为什么感觉生两个儿子的父母晚年都不是很快乐?
一共有5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豆浆叔叔】的最佳回答:
1、俩儿子,要准备两套房结婚,那是一大笔钱。
2、生俩儿子,父母一辈子都在省吃俭用,拼命赚钱。
3、两个儿子,结婚后,勾心斗角、争抢财产。
4、至少两个孙子、孙女,甚至是4个,老人要出钱出力。
5、儿子普通打工人,都啃老,父母痛苦不堪。
6、父母老了,需要陪伴、需要钱了,俩儿子很可能互相推诿。
7、以前体力劳动时代,多子多福,现在情况不同了。
8、现在生孩子,投入巨大,回报很小。
9、快乐,是金钱、时间、健康,作为基础的,生俩儿子,这些可能都没有。
10、别说到晚年,生了两个儿子,以后的日子就不会轻松、快乐。
11、周围生二胎的普通人,都很痛苦和忙碌,每天拼命。
12、穷人生两个孩子,将来会埋怨父母,没给孩子创造条件、没钱买房。
13、没有能力,千万谨慎生二胎,尤其第一个是儿子的家庭。
14、如果是双胞胎儿子,那就没办法了,只能累死拉倒,能不能活到老,都不一定。
15、聪明人,转变思想快,就怕越穷越生,孩子跟着受罪。
【2】、来自网友【月夜清江】的最佳回答:
因为多数人都经济能力有限,俩儿子家和自己家经济都会弄的挺紧张,好不容易给俩儿成了家,妯娌又没有处好的,婆媳关系更是一塌糊涂,动不动就说你偏心,最后儿子都听老婆的,父母晚年能快乐了吗?
【3】、来自网友【半生雨雪半生晴】的最佳回答:
父母往往不能一碗水端平,导致两个儿子之间出现矛盾。在赡养老人问题上,被父母眷顾的儿子往往不懂得感恩,不好好赡养父母,而被父母冷落的儿子更觉得无所谓了。
【4】、来自网友【天润草芽儿】的最佳回答:
两个儿子的父母,需要准备两套房,如果两个儿子都要孩子,就需要老两口分开,一家一个帮着照顾孙辈;父母有家底还好说,没有家底特别是年老生病之后,两个儿子平摊一般会攀比——因为两个儿子,在儿媳妇眼里,婆婆公公总是不会一碗水端平。
王意和王恩就是弟兄俩,哥哥王意17岁外出参军,复员后留在外地,中间有两个女儿,最小的儿子王恩就成了全家人的宝。
家务活、农活有父母和两个姐姐操持,在城里的舅舅为王恩找了个临时工,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不用干家里的活。
土里刨食为生的农民也没有多少积蓄,但是既然生了儿子,也得需要为他准备房子,好在老大在外地工作了,给父母减轻了一份负担,并且大儿子王意每年还按时给父母寄钱,贴补家用。
父母只为老二准备了婚房,两个女儿也出嫁了,老两口依旧住在过去的三间土坯房里。
后来,二儿子王恩干临时工的厂子,够条件的可以转正,他在城里的舅舅托人找关系,终于把王恩办成了正式工人。
这样,两个儿子都有了单位,在村里也算是不错的家庭。二儿子虽然需要来回骑自行车城里乡下往返,但是总比当农民好混。
转眼,父母都老了,田里的活也干不动了。特别是老太太血压高犯病之后,二儿媳妇还没有说啥,儿子王恩让比他大一岁的姐姐去舅舅家里借钱——治疗的费用,他自己就能出得起,但是,为了与外地的哥哥平分,特意让姐姐跟舅舅借钱。
大儿媳妇也不乐意,说他们一家人一直在外面生活,父母没有给盖房子,也没有给看孩子,年年给父母寄钱还不算,还动不动就跟他们要钱花,他们就成了乡下父母的提款机!源于此,大儿媳妇很少回婆家。
二儿媳妇更是不高兴,认为大哥一家在外面混,好赖也比家里的条件好,伺候父母、干活受累都是他们两口人的事,就应该老大自己出钱才对。
无奈,原本医生让老太太住院半个月,老两口商量后,住了三天就出院了,他们说回家输水也一样。
当然,儿女没有哪一个阻拦,都觉得只要能省下钱就好。
看官想一想,如果只有一个儿子,就没有这些攀比思想,是不是愿意救治生病的父母还另说。
总之,生两个儿子的父母,身体好的时候,老两口需要分开给他们照顾孩子;年老体衰之后,需要他们拿钱养老看病了,就会互相推诿扯皮,叹息一声!
还是希望做父母的,养好自己的身体,多善待自己一点,能积蓄点老本就多攒点,免得到了那一步,原本可以救命的连自己也没钱救自己了。
【5】、来自网友【星星的呼唤】的最佳回答:
也不一定,不管是生两个儿子还是女儿,得看孩子是否孝顺,看孩子的人品。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为什么感觉生两个儿子的父母晚年都不是很快乐?
】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转载请注明:生活小常识 » 为什么感觉生两个儿子的父母晚年都不是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