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kanshu579 或者搜索公众号 靓甲佳人,让你率先了解生活中的各种科普常识。

既然很多工作35岁就会被裁员,那么深耕一个领域的意义是什么?

知识问答 admin 10℃ 0评论

关于问题既然很多工作35岁就会被裁员,那么深耕一个领域的意义是什么?一共有5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李照浅语】的最佳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想到之前看到的一句金句,分享给大家:

生活的本意就像是滴水穿石,简单,重复。不会生活的人感到厌倦,会生活的人在上亿次的重复之中,去感受到毎一次都不一样,并且终有洞穿石头的那一天。

回到问题本身,再来聊一聊。35岁被辞,是网上盛行的说法。但这个说法准不准呢?未必。事实上很多人的35岁是黄金年龄。当然,生活中也不乏35岁后的人找工作确实有很多难处。但是我觉得正因如此,深耕一个领域才有可能突破35岁工作尴尬的这个坎儿。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到了35岁啥都不会,才真正的危险了。

但是深耕一个领域,也不应该是盲目深耕。重复一千次工作,没有任何突破,这不是深耕,这是简单机械化的重复而已。真正的深耕是在一个自己适合的领域中不断精进,带着思考去水滴石穿,量产引起质变。很少听见一个领域的精英,会有35岁的坎儿。

【2】、来自网友【职场再出发】的最佳回答:

首先35岁不一定被裁员,如果你是在国企事业单位等,35岁还叫青年呢,属于培养对象。为什么要深耕一个领域,主要是由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的。

为了尽快职场上岸

什么叫职场上岸呢?就是从基层员工摆脱出来,成长为管理人员或者技术专家。除了国企事业单位等,在外企私企,超过35岁的基层员工,确实是比较危险的,因为年轻人要的工资比你低,干劲比你足,而工作本身又不复杂,老板当然想换掉老员工了。

而成长为管理层或者技术专家以后,情况就有点不同了。一个队伍,士兵是可以随时招募随时换的,但一个用着还顺手的排长连长却不容易找,贸然换掉还是有些风险的;同理,深耕某个领域之后,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大拿,这样的人才也不太容易找的。

总之,你只有深耕某一个领域,而不是频繁的转换方向,才最有可能在35岁之前走上管理岗(熬资格都快熬到了)或者技术专家岗(十多年积累),到了这些岗位,你被裁掉的可能性就会低一点,即使被裁掉,补偿金也是不错的!

为了扩充领域人脉

其实,只要你深入钻研一个领域,哪怕这个领域看起来再低级,再无聊,只要你钻研的够深,都会很有成就。比如马路边贴手机膜的,如果你能深耕这个领域,几年后你就会整个贴膜领域如数家珍,赚钱也就很容易了!

以我的行业为例,我在这个行业工作了十多年,一开始还不明显,现在人到四十,才发现行业里,很多人竟然不是前同事,就是有过数面之缘的,总之脸都熟。为啥?因为你在一个行业时间久了,又深刻钻研了,自然就明白,圈子真的没有多大!

领域人脉充足了,其实很多事情就变得简单了,比如换工作,通常就是朋友推荐朋友;比如获得各种信息,也就是打几个电话而已;虽然外面的花花世界咱不懂也不熟,但在我工作的这个细分行业的小圈子里,北上广深望过去,都是熟人熟脸。

为了积蓄创业资源

在外企民企工作的,35岁以上员工被裁的风险是逐步增加的。一些在40多岁被裁掉的员工都不再打工了,而是选择自己创业。这部分人创业和大学生创业不太一样,都是会选择自己最熟悉的领域,招聘几个人就做起来了!

除了一些非要做自己不熟悉领域的傻子,比如自己没做过餐饮非要开餐馆,自己没做过教育非要搞培训班等,大部分35岁以上的中年人只要选择在自己最熟悉的,为之钻研近二十年的行业里创业,成功的概率还是很高的!

所以,现在在一个领域里深耕,是为了以后在这个领域里能够自己创业,不管这个创业的决定是主动的还是被裁掉后被动做出的,只有你对某个行业非常熟悉,你进行创业成功的几率才会最高!

总之,深耕一个领域,从职场的角度而言,有助于你尽快在职场上岸,爬升到管理岗或者技术专家岗;从个人的角度而言,有助于你结识更多更精准的该领域人脉,而这些人脉又会反过来对你提供帮助;从创业的角度而言,有助于中年以后创业成功。不论如何,你身上有个标签是很重要的,就是你是“哪个行业的人”,你有了这个标签,这个行业的人才会接纳你,你才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提携和贵人帮助。

-END-

点击上方关注【职场再出发】:世界500强资深经理人,为你深度剖析职场问题,全部原创,助你职场再出发!抄袭必究!

【3】、来自网友【隔壁老李】的最佳回答:

为什么35岁会被裁员?如果有能力,在一个专业领域里面有深耕并有所成就的话,并不会面临裁员,公司真正要裁的是35岁又没有什么能力的人。

35岁就会被裁员是真的吗?

是真的,因为现在很多的企业都在实行裁员,而且是向那些35岁以上的员工下手,理由是性价比太低了,高工资但是没有多大成就,这些人成为了疫情最先下手的人。

而且想要重新再找工作也是一个难题,因为很多的公司明写着不招35岁的人,那么这些又该如何解决生计的问题?有一部分可能被迫创业还有一部分可能降低工作要求,跑滴滴或者是送外卖,可能从脑力劳动转向体力劳动。

35岁的年纪并不算大,为什么公司对35岁的中年人如此反感?

1.家庭压力大,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35岁的人基本上是属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所以压力非常的大,一个是工作上一个是来自于家庭,家庭会分散一半的精力导致35岁的中年人不能像年轻人一样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工作中。

2. 学习能力弱,不是全部但是是大多数,年轻人在学习这一块确实是比中年人要快很多,他们往往要追求最新的知识来学习,以便提高自己的能力,而年轻人学习的速度远比中年人要快速。

3. 性价比不高,老员工的工资比新员工的工资还要高,所以一般情况下公司会优先考虑用新员工。

在这种情况下,35岁的人是不是没有深耕下去的意义了呢?

终归一句话,有能力的人到哪里都不差不口饭吃,在一个领域里面做出成就,你觉得他会被裁员吗?之所以被裁员是可替代性,如果一个年轻人上来几周就能取代你,没有什么竞争可言,淘汰是必然的。

人的精力有限一定要专注,万金油看上去是很吃香,但是都只是涉及一点点,什么都不精,结果也只会面临一个结果,走人,所以精力和时间有限,最好是选择一个行业深耕下去,技能提升,即使不依靠公司给工作,凭借能力也能够做个副业养活自己。

其次是人脉,你在一个行业做久了,自然会接触到这个行业的一些人,这些人身上也有一定有人脉,你能力和人品都可以的话,这些人可能成为你的财富。

最后是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什么是风口,风口是预见性,别人看不见东西,你能看见了,然后比别人更先一步进入这个市场,意味着你抓住了风口,想要抓住风口,前提是你得明白这个行业,只有对这个行业有深度的了解,你才可能看得见别人看不见的风口。

关注@懂职场,与你共同成长

【4】、来自网友【九号职场】的最佳回答:

所谓35岁被裁员,这不是一个确切的年龄,裁员是因为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体力,以及应变能力与公司的发展需求,不再匹配,才会被裁员,而不是到了35岁就会被裁掉。

至于为何要深耕一个领域?深耕一个领域的意义何在?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解释:

薪酬待遇

为何同样的岗位,同样的工作,工资却是千差万别,那就是因为贡献程度不一样,何为贡献程度,还不是资历问题,当你在一个领域深耕,达到了顶尖水准,那么你的薪资待遇也会达到领域内顶尖水准。

例如,去医院挂号,挂号费300元,那么专家号就会是500元,这就是领域顶尖人士的待遇,仅仅是挂号费就会高于同行业的。

职场竞争力

所谓职场竞争力,就是你在同行业的影响力,专注进去,成为领域内的顶尖人士,别人不会的,你会;别人解决不了的,你能。那么别说35岁被裁掉,就是到了75岁,公司也不会让你轻易离开。因为没了你,公司就运转困难。

后续职业生涯

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不足以跟上公司的发展,就会被裁员,所以更加需要在一个领域内深耕,达到领域内顶尖水准,才能早日上岸,在普通人群中脱颖而出,成为管理人员。或者在自己创业时拥有一定的专业基础。

结束语

在快速更替的科学技术面前,想要自己时刻保持行业竞争力,就需要不断的学习,吸收新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

【5】、来自网友【三尺二元】的最佳回答:

此题的假设条件有些极端了。

当下的社会,年龄仅仅是个符号概念。

任何一家工作单位,基本都不会如此行事。

当然,有一些极端与特例暂且不谈,那是病态的体现。

深耕某一个领域,不是为了不被裁员。

而是让自身可以在此领域内,有更大的价值与更好的发展。

如果真是做到了深耕不辍,持续发展。

那么,明智的单位一定不会把去裁掉此类人员。

即便是被裁掉,再去求职也经得起考验。

而今,变换才是常态,换了工作单位也许才有更好的条件可选。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既然很多工作35岁就会被裁员,那么深耕一个领域的意义是什么?】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转载请注明:生活小常识 » 既然很多工作35岁就会被裁员,那么深耕一个领域的意义是什么?

喜欢 (0)